毕业生就业机会“贫富悬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4/02 11:12 武汉晨报 | ||
武汉晨报讯记者胡继权 “虽然我们费尽全力为学生找岗位,使人岗比达到了1∶7.5,但很多学生却迟迟不肯签约,大量的岗位被浪费了,这才是真正的就业压力。”近日,武汉理工大学负责人在谈到今年就业形势时心急如焚。
据介绍,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15日,武汉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在校内外共为毕业生组织了1543家用人单位参加专场招聘会,并通过校友联络、外出收集、网上查找等渠道,收集了就业信息6万余条,人岗比达到了1∶7,少数热门专业人岗比更达1∶20以上,即使是思想教育、法学等“弱势”专业,岗位数也达到了毕业生人数的两倍左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校9175名毕业生中,目前的签约人数仍未超过半数。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佛山司法局提供岗位10余个,开出了月薪4000元的条件,但投表者仅两人,原因是学生们认为佛山“地方太小”。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罗明晖对这种现象颇感头痛。他说:“好不容易把用人单位请进校园开专场,可前来应聘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实在影响我们的工作积极性。” 与重点高校形成对比的是,需求信息严重不足使得某些省属高校目前就业率仅为10%。一方面是重点高校“有饭不吃”,另一方面是普通高校“没米下锅”,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岗位信息与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是目前就业压力不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关专家表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重点高校学生的期望值较高、观望心理较强外,用人单位一窝蜂地涌向重点高校,也导致了岗位数的相对过剩。而实际上,很多一般性岗位在普通高校也能找到合适人才。 各高校就业专家预测,4月以后,用人单位提供的需求将快速下滑,未签约学生如继续观望,只会加大自己的就业压力;此外,普通高校学生不应坐等学校“分配”就业机会或去社会招聘会赶场,应放开眼界,充分利用其他高校的资源寻找就业机会。
订新闻冲浪 了解更多张国荣自杀幕后新闻 |